近日,“长沙货拉拉女乘客坠车死亡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警方通报,这起事件并不像预谋犯罪,更像一出本不该致人死亡的过失悲剧。而司机和乘客作为两个在货车里初次相逢的陌生人,从某种程度上也许映射出了当下陌生人交往的社会困境。 对于“陌生人”这个词,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估计大部分人都会下意识的感觉到警惕和不安。这是因为无论是主流家庭教育,还是各种社会新闻事件,都不断提醒着我们——陌生人很可能是危险而居心叵测的。 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 NANCY KASZERMAN/ALAMY 加拿大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Malcom Gladwell)在他的著作《陌生人效应》中,通过各种现实案例和学术研究,详实地分析陌生人交往之间普遍存在的共性以及背后的原因,他将其概括为三个主要效应——“默认真实”、“透明假设”和“耦合效应”。 “透明假设”——你真的能洞穿人心吗? 我们认为自己能看穿陌生人的行为动机,但这很可能是我们的错觉。而我们对陌生人的判断,其实很容易出错。 从本质上说,现代社会就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类的每日交际与合作早就突破了熟人圈层 | dreamstime.com 从一个陌生人出现在面前开始,我们就本能地开始揣摩对方的身份背景和内心动机。无论是对方的穿着打扮还是细微的面部表情,甚至是只言片语间的“弦外之音”,都是我们推断的证据。这种通过外部线索来推测内心活动的倾向,被格拉德维尔定义为“透明假设”,仿佛他人对于自己而言是“透明”的,但这很可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心理学将这种对他人行为动机和意图的揣测定义为“归因”。在关于归因的理论中,琼斯和戴维斯(Jones & Davis , 1965)的“对应推论说”就分析了当人在通过他人的外显行为推论其人格特质时的基本因素,核心观点就是“人会将他人不符合社会规范、带有特殊性,且出于个人自由意愿的行为归因到其人格特质上”。 在“货拉拉事件”中,司机的屡次偏道行为,正是一种不符合职业规范、带有特殊意味,且出于个人自由意愿的行为,从后续信息来看,司机的偏道可能是出于多接了急单要赶时间。但在当时的情境下,非常容易让和司机相处人归因于他潜在的人格特质,比如犯罪倾向。 其实,乘客与司机间的类似误会早就发生过。2019年1月,长春也发生过一起网约车案件。一名网约车司机于某报案,称自己被一名女性乘客用水果刀划伤。警方经过调查发现,女乘客陈某是外地人,来到长春上大学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乡,内心缺乏安全感,加上听闻近年来女性青年乘坐网约车遭受侵害案件频发,更是让她精神紧绷。 2019年1月,民警在长春“疑似网约车司机对女乘客下药”案件现场 当车辆行驶至京哈高速时,包括陈某在内,同行三人均显出困意,并且其中一名女生已经睡着。陈某因为紧张过度,误以为是网约车司机给她们“下了迷药”,所以拿出了水果刀挟持司机于某并要求停车,在此过程中,司机颈部被划伤。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做出看起来出格的行为时,也许有自己合理的原因,但如果没有解释清楚,别人很可能就会将其归因为人格问题,引发误会。 “透明幻觉”的另一面,是以为自己的情绪和意图,在其他人面前是一望可知、显而易见的。 然而,事实是,每个人都是难以理解的,在其他人眼里都是个谜。你的表情不好解读,你的情绪难以捉摸。看看电视电影,即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有时表达情绪都会表达得僵硬虚假或者莫名其妙。 1998年,加拿大研究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两个谈判者事先在五个谈判目标里选择一个,然后进行谈判,谈判结束后,研究者询问,你认为对方的谈判目标是哪个?你认为自己的谈判目标表现的有多明显? 结果,猜测对方谈判目标的准确率是26%,要知道五选一瞎猜也有20%的正确率。而在估计自己的“谈判目标表现得多明显”时,每个人都觉得至少有60%的时间里,自己的谈判目标表现得非常明确了。 可见,我们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表现力”,也高估了别人对自己做出准确判断的几率。一个占有体格优势的男性的言行表情,会给附近单独一人的女性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男性自己很可能是判断不出的。 “耦合效应”——小心陷入“天时地利的迷信” 当两包拆封的薯片分别放在厨房和卫生间里,你更可能将手指伸进哪一包里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耦合效应”所讨论的就是人的行为与发生的情境和地点紧密相关,在人际关系中还和双方之间的互动作用密不可分。 在陌生人相处中,特别是在和陌生的服务业从事者打交道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了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情境,归因于人,而不是归因于机缘巧合。比如许多快递员、外卖骑手与顾客的纠纷。消费者在面对素不相识的服务业者时,经常会在服务出现问题时,将其归咎于服务者个人的过失。然而也许迟到的外卖员在送餐过程中家中发生了急事,也许粗心的服务员实际上被安排了超额的工作量,每个人都受制于客观环境。如今工作环境里的高压,某些平台将服务时间“优化缩短”到近乎极限,都增加了出错的几率。 疫情期间,普遍的焦虑心态使得陌生人之间的情绪反馈更加容易走向极端 | pexels.com 而更容易带来误解和纷争的,是双方情绪互动中的“耦合”。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好像是在打一场乒乓球,快速的情绪反馈不停发生,特别是在缺乏长期磨合的陌生人交往中,人会更加依赖于那短短片刻内的情绪态度。当一方表现出拒绝时,另一方会反射性地感到沮丧失望,当一方表现出愤怒时,另一方会反射性地感到恐惧不安,当积极情绪耦合时,人际感受就会是良性循环。当消极情绪耦合时,就相反地容易导致恶性循环,让原本微小的矛盾不断升级。 “货拉拉事件”正是“耦合效应”的集中体现,消费者和服务者很可能互相忽略了对方的情境因素,比如司机着急下一单的达成,夜里偏航又态度不好,乘客怀揣着在车内密闭空间可能被加害的恐惧,以及网约车犯罪事件频发的社会背景,再加上双方合作过程中多次互相拒绝和情绪化的发泄,才使一次次小矛盾累积成最终的悲剧。 “默认真实”——其实反而是进化的结果 最后,将视线回到“默认真实”这个概念上。心理学家提姆·莱文(Timothy R. Levine)提出的“默认真实理论”(Truth-Default Theory),其核心观点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天然有默认对方真诚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之所以没有被进化淘汰,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欺骗总是少数现象,如果人人都默认对方带有欺骗性的恶意,就会带来过多的社交成本,反而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际。 无论是在真实案件,还是恐怖都市传奇中,受害者遇到了怀有敌意的陌生人,从而导致悲剧发生的情节,屡见不鲜 |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然而在开放度更高、流动性更大的现代社会,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已经很难再“默认真实”,比如担心帮助陌生人被讹诈,担心陌生的服务者别有用心。陌生人之间竖起高高的围墙,各自用厚厚的盔甲防御着潜在的恶意,这种过度紧张的氛围,让大家错失了平静交流的机会。在《陌生人效应》书中就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公路巡警拦下了一辆车,车主出示证件后,本可以继续前行,但他却误以为对方故意找茬要给他开罚单而表现得愤怒而不耐烦,巡警则感觉到被强烈的挑衅和冒犯,三番争执后,车主落得了被拘留的下场。 同时,也的确有一小部分害群之马,利用了现代社会的高流动性,专门做起了“血赚一把就走”的行当。性骚扰惯犯、网络诈骗犯、套牌营运的网约车、临时坐地起价的搬家人员……这些人的恶劣行为,又进一步加深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恐惧,也加深了对陌生人的猜疑。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被教授了很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也总是热衷于讨论如何柔软地维护亲情,如何高效地建立友谊,如何浪漫地俘获爱情,而和陌生人的关系,好像只有用警惕和防范来预防危险。 然而,对于个体来说,到底应该如何“警惕和防范”才是恰到好处,不多不少?既没有粗心到“立于危墙之下”,也没有过度到“被害妄想”? 自从2018年的8.24乐清女孩乘车遇害案发生后,所有弱势群体在租车遇到司机偏航还没有合理解释时,恐怕都会疑惧不已。现代生活要顺利进行,仰赖于无数陌生人之间的信赖和配合。而撮合交易进行的平台,在占有大量市场、获取丰厚抽成之余,也应该思考下,如何才能降低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成本?毕竟那个女孩在预订车辆时,其实是怀着对大平台的信任;但在乘车过程中,却在极度恐惧里试图自救,并因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Jones, Edward E, & Davis, Keith E. (1965). From Acts To Dispositions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In Person Perception.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2, Issue C, pp. 219–266). Academic Press. https://doi.org/10.1016/S0065-2601(08)60107-0 [2] Levine, Timothy R. (2014). Truth-Default Theory (TDT).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33(4), 378–392. https://doi.org/10.1177/0261927X14535916 [3] Vorauer, J. D., & Claude, S. D. (1998). Perceived versus actual transparency of goals in negoti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4(4), 371-385. [4]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2020). 《陌生人效应》. 中信出版(38.500, -0.17, -0.44%)社. [5] 崔丽娟 & 才源源. (2008). 《社会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此木,游识猷 |
新闻投稿联系 QQ:48304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