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了就要给孩子报志愿,正常情况下该咋报就咋报。 但今年的情况与众不同,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和注意,因为有大量学校的土木专业改名了。 最近十年土木行业堪称是从极热到极冷,转折度和悲催度堪称中国所有专业之最。 2010年之前土木工程专业是中国大学最热门的专业,甚至没有之一,那个时候就算是软件专业都比不过土木。 当年不要说你是土木工程的高材生了,就算你说自己是个包工头,出门在外别人都会高看你一眼。 但时过境迁,今天的土木工程可不是这样了。 从农民工到建筑师到意见领袖甚至是行业大佬,楞是没一个说土木好话的,有良知的全在劝退。 中国有很多专业不行,被毕业生说自己的专业不好,但这些所谓的不好专业,聊起来为什么不好的时候至少说法也是“虽然我们这行(),但是()”。 就算这些行业很差,但至少还有个虽然,土木行业连这个虽然都没有了。 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土木的毕业生太多了,太多太多,严重超过了行业需求。 土木本身是一个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行业,而且设计师承担的责任巨大,要是设计出了问题那可不是你道歉就能解决的事情,签了字之后直接终身追责。 不仅工作量大,风险还高,所以土木行业的设计师正常情况下是一个超精英的职位,一位大师拿着笔专心推敲着建筑模型,探讨和琢磨空间尺度,这才是普通人对设计师的印象,滤镜非常深。 但可惜同为设计师,外国的就是XXX·XXXX大师,中国的就是X工。 钱少事多责任重,因为除了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那批吃到行业红利的土木设计师外,后来的毕业生几乎都是以踩踏的形式挤进各类设计院和设计公司的。 毕业的设计师太多了,招不完,根本招不完。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减薪了,把薪水减到毕业生自愿不做设计师为止。 90年代末到2010年之间土木行业那曾经真实存在的爆火,反而成了土木行业的诅咒,因为曾经的土木行业确实供不应求,所以大学对土木行业的扩招是最严重的,最后出现的供需失衡也是最严重的。 大概七八年前就有土木毕业生在网上诉苦吐槽了,其他专业的贴吧要么吵架,要么讨论学术问题,但土木工程贴吧对吵架和学术问题一点兴趣都没有,清一色的在劝人提桶跑路。 虽然终端就业早就不行了,但大学招生不管这个,依然在源源不断的招收土木学生,因为大学招生也遵循市场定律,只要还能招的到学生,那自己干嘛要缩减招生规模? 大学没有动力去主动缩减土木行业的招生名额,更不可能自己主动劝退学生,这是大学自己的切身利益所决定的。 这种行为加剧了土木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在就业市场已经明显不行的情况下还在大量供应土木毕业生,让寒冬更加寒冷。 虽然毕业生就业难不难,薪资低不低,这个不属于大学的关注对象,大学也不会因此主动减少自己的招生名额。 但就业的寒冬早晚会反应在大学的招生上,虽然可能会迟个六七年才到,但早晚会到。 从2022年开始,中国大学土木专业招生情况出现了显著恶化,招学生一年比一年难,这甚至还是在总体扩招的大背景下。
2023年10月,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20周年院庆之际,土木行业的绝对领军人,深耕土木工程专业数十年的周福霖院士在发言中说,曾经常年火爆的土木工程,如今却被列入最不受欢迎的专业,似乎一下成了“夕阳”专业。 2024年,为了招到足够的学生,建筑类排全国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的东南大学,把建筑学专业的报名入口在文科组里也放了一个,允许文科生报名建筑专业。
官方给出的理由,居然是为了“给文科生创造更好的就业渠道”。
夭寿啊,那可是建筑学啊,真以为改造型是随便捏泥巴啊,把数学和力学不好的人送去建筑学那不是害人害己吗。 别说毕业后出人头地了,在学校里的期末考试都能给折磨死。 不要觉得土木工资低就认为这个专业好学,实际上这个专业的毕业工作难度和学校考试难度都是一等一的。 虽然东南大学给的官方理由是为了给文科生创造更好的就业渠道,但很明显东南大学这么做是为了保招生,保自己的录取分数线,不想让那种人都招不满,挂重本线就能上东南土木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这种事如果连出两三次,那教育部是铁定要砍这个学校招生名额的。 东南大学的这种做法,过分了,但并不是最过分的,甚至远远不是。 因为东南大学的土木专业,至少还是叫土木专业的,只是想通过吸收一部分文科生过来报名保自己分数线而已,和学生之间属于你情我愿。 但很多学校为了保本校土木专业的招生,采用的招数是给土木改名。 土木工程为什么招不到人? 因为很多人在网上说土木工程薪水低待遇差,这不好那不好,弄的人尽皆知。 大学想恢复招生情况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给土木工程正名,用铁一般的事实全网辟谣,给土木工程恢复名誉,这个很明显太难,难到几乎不可能。 第二个办法,就是换个名字招生,不叫土木工程不就完事了,这个操作起来就简单了。 土木工程不叫土木工程,那还能叫什么? 大学里那么多教授,想个新名词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小事。 如今有很多大学给自己的土木工程改名了,名字五花八门。 比如说智能建造专业。 比如说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专业。 比如说智能健康监测工程专业。 比如说工程结构计算机数值分析专业。 比如说智慧城市工程专业。 这些看起来极其高大上的专业,全是土木工程专业,和之前的土木工程专业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从教室到老师到教材全部都不变。 谁说中国的大学体制僵化的,看看这个改名的功力,只要涉及到招生中国没有一所大学是僵化的,和私人企业一样效率极高。 什么是智能建造? 官方的介绍是: 智能建造是近年来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和建筑业转型升级而设立的新工科专业。它以土木工程为基础,融合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智能建造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知识,还要学习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等先进技术,以适应未来建筑业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胜任智能建造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管理、科研和开发等工作。 再强调一遍,以上是我从某大学官方的招生资料里复制出来的,不代表我本人看法。 智能建造这个专业名还可以是个前缀,具体到每个学校还有“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智能建造工程”等等多个变种名。
2024年的大学招生名录里,土木工程专业这个名词大规模消失,而仅以智能建造为专业名称开头的大学,根据不完全统计就已经达到了100个以上,其中不乏985和211大学,在此不一一列举。 至于改为“智慧城市工程专业”、“工程结构计算机数值分析专业”等等变种名称的更是不一而足,数量多到一时间难以统计。 不管这些突然冒出的高大上新名词到底叫什么,等你去大学里报道之后会发现其实都是土木工程,毕业后也只能去土木工程单位就业。 甚至就业还更麻烦,因为你还要向土木单位解释下自己这个专业和以前老土木工程专业之间的关系。 最近土木名声差,计算机/软件/智能/智慧等名声好,所以就给土木工程改了个名,想依靠改名改善自己的招生情况。 对于大学来说,这么做可能是有用的,但对于学生来说,这么做是绝对无用的,而且有害无益。 土木行业名声差,不是因为土木两个字不好听,而是因为土木行业的待遇过低,劳动强度过大,甚至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承担高风险。 以前土木黄金年代的时候,土木两个字就是金招牌,甚至被人称之为包工头都属于一种赞誉,这足以说明土木专业的问题并不是出在名字不好听上面。 你把大学的土木工程改名倒是简单,等招来的学生毕业了,还不是要把他们送进土木工程行业,改名能解决招生问题,但能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和薪资问题吗? 如果就业市场的终端反馈已经强烈到了整个行业的名声都坏了,甚至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都无人愿报这个专业,你还用改名这种办法来强行再给土木工程的招生情况续命个一两年,这就是把自己学校的利益置于所有人利益之上了。 不是说大学不能考虑自己私利,但情况已经差到这种情况了,你还为了招生而招生,明知这个专业就业难,宁可用改名的手段把学生忽悠来也要大量的制造土木毕业生投入到就业市场,这就有点过分了。 东南大学放开文科生报土木的入口,虽然也是为了自家的招生,但好歹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为,你们这一两百家大学集中给土木工程改个高大上的名字,利用认知差把那些不知情的学生忽悠过来,已经涉嫌到欺诈了。 土木工程就是土木工程,你要是觉得土木工程依然适应社会,不应该淘汰,依然需要招那么多人,那你就光明正大的按土木工程的名字来招生。 一个两个大学改名还可以说是无意之举,可能确实想创造新专业,但这么大批量的学校集中改名很明显就是故意的。 这种为了招生而招生的行为,肥了学校,苦了学生,更是坑了土木这个行业。 |
新闻投稿联系 QQ:48304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