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联系:QQ:1979263030
华夏传媒网
今天:

拜登签署的新政令,对中国影响将有多大?

时间:2022-09-15 09:14 来源:长安街知事  ■  佚名 点击:

    当地时间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计划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生物技术研发,促进制药业以及农业、能源等行业的“美国制造”,承诺“用国内强大的供应链替代来自国外的脆弱供应链”,以减少在相关领域对国外的依赖。

  “国外”包括哪里?白宫方面并没有说明,但五角大楼却点破了其中“针对中国”的意味。

  14日,白宫举办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峰会,与会人员包括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等人。希克斯在谈及投资生物技术对国防部的意义时表示:“我们知道,像中国这样的战略竞争对手也在优先考虑这些技术。他们想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他们想挑战我们的竞争力。

  白宫最新声明显示,美国政府将提供逾20亿美元以落实新政令。其中,卫生和公共服务部将投资4000万美元,用于加强活性药物成分(API)、抗生素和应对疫情所需的关键原材料等方面的生物制造;国防部将在5年内投资10亿美元,用于生物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财富》报道截图《财富》报道截图

  美国《财富》杂志称,新行政命令给美中经济竞争增添了“新战线”。

  新政令是一个“风向标”

  随着中美在新兴尖端技术领域的交锋日趋激烈,美国对华投资和技术出口管制措施也愈加严厉。此次拜登政府的新政令对中国生物制造有何影响?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生命安全研究院院长王宏广在接受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采访时表示,新政令本身不会对中国相关行业产生太大冲击,虽然美国目前致力于恢复制造能力,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王宏广指出,美国的相关产业链下游此前大多转移到了中国,75%的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都在中国生产。虽然中国的技术研发能力不如美国,但基础设施和工艺水平并不比美国差。

  “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新政令是一个‘风向标’,”王宏广提醒,它预示着美国对中国的技术限制已经从芯片、能源扩大到生物领域。如果此次新政令没有达到美方的预期效果,那有可能像在芯片领域一样,继续寻求对中国的精准打击。

12日,拜登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发表“癌症登月计划”讲话。图源:视觉中国12日,拜登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发表“癌症登月计划”讲话。图源:视觉中国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陷入低迷

  《财富》杂志指出,虽然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物技术产业,但已经陷入低迷。 

  在经历了十年的爆炸性增长后,美国科技行业总体上进入了下滑期,2022年的科技融资基本上陷入了停滞。人们越来越担心经济衰退将在明年某个时刻发生。

  彭博社此前报道称,过去20年里,随着全球分工的细化,很多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和抗生素等药品制造商转移到了中国。有美国医学专家担心“美国依赖中国药品是个大问题”。 

  然而,美国的生物技术投资圈仍将今年的重点放在更擅长药品推广的成熟企业,而非专注于新药研发的初创企业。

  这也正是拜登政府选择在生物制造领域对中国下手的原因之一。王宏广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让美国发现自身已经如此深入地依赖中国,不仅抗生素、检测药剂、口罩、呼吸机等医疗资源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国,就连生活、生产资料也离不开中国。

  此外,从战略角度来看,机械化曾经让英国称霸世界,信息化又让美国问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非常担心如果将来生物化使中国实现超越,自身的国际地位就将不保。

  2020年,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在研究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时,就认为中国会引领下一次科技革命。所以,其实美国对中国生物技术的遏制战略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美国正倒逼中国提高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为什么美国扶持生物技术研发要打着对抗中国的幌子,中国的生物制造领域发展现状如何?真的威胁到美国了吗?中美在该领域的差距有多大?

  王宏广指出,中国在生物领域与美国的差距比信息领域还要大,短期内难以迎头赶上,目前没有一个生物技术企业可以让美国切实感受到竞争压力,而且该领域的高端仪器,生命科学领域的医疗器械、实验动物也多是从美国进口。

  仪器的背后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背后是顶尖的科学家。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缺少生物领域的顶尖人才。“接下来,中国不光要培育和挖掘本土人才,也应努力吸纳全世界的顶尖人才,就像二战后美国去抢欧洲的人才一样。”王宏广表示。

  虽然目前中国的生物技术研发短期内无法与美国比肩,但美国的中低端产品规模化制造能力也无法在短期内追上中国。

  王宏广认为生物领域本可以是一个美方有技术、中国有市场的合作领域,而美国现在非得要打破这个平衡,反而倒逼中国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中国生物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有分析指出生物制造产能建设周期较长,美方的新政令或许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才会对我国现有生物制造体系产生实质性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生物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华尔街日报》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在去年获得了166亿美元的投资,与2020年的112亿美元相比有了大幅提高。

  尽管美国占据了生物技术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但据专注于分析中国市场的Daxue Consulting咨询公司预测,中国的制药业有望在未来十年内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麦肯锡去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制药行业已从制造低成本和仿制药转向更加注重新药的创新和研发。这种转型为中国国内生物技术产业吸引了大量投资。

  中国的科技产业整体也被外资相当看好。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7月,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

  王宏广表示,接下来,中国要利用好巨大的市场优势,毕竟能够让科技成果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中转化和生效,对于顶级科学家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有的策略最终落脚点还是“抢人”,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技术,拥有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仪器,就会做出独一无二的成果。

毛宁
   对于拜登政府这项新政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经济全球化是客观事实,也是历史潮流。我们希望美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不要人为地阻碍全球的科技交流和贸易往来。
 

 

   免责声明:华夏传媒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夏传媒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 华夏传媒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华夏传媒网客服热线:QQ1979263030
责任编辑:华夏传媒网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评论仅代表网友看法!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新闻投稿联系    QQ:48304305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商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