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能让校外培训再造一个“教育体系” 编者按:教育事业,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特别是以中小学为主的基础教育,本应是一个公益性为主的良心事业,但事与愿违,随着校外培训“香饽饽”越蒸越大,教育已成为一些人逐利的战场,甚至一些资本把教育作为赌场。校外培训如火如荼,学生、家长苦不堪言,却又难以自拔。教育的资本化、产业化加重了百姓家庭经济负担,加大了孩子学业压力,带坏了教育行业风气。 校外培训之路到底该如何走,其中存在的问题究竟该如何治理,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从今天起,半月谈将推出“校外培训系列评”,以引发各方面深入探讨。 半月谈评论员 储朝晖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在学校这一国民教育体系之外,培训机构正在构建另一个“教育体系”。 根据相关统计,在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之后,校外培训机构总数在2019年新增到达近60万家峰值,2020年又新增40余万家,注销10余万家,机构总数远超同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加上同一培训机构可以多点办班,客观上,校外培训机构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之外,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存在。 实际上,多数培训机构钻了教育评价体系和考试招生制度不完善的漏洞,不注重开展全过程教育,只关心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一些学生和家长受“唯分数”“唯升学”影响,也仅从提高考试分数出发,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用在参加校外培训上,越来越多的学生难以依据国家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课时安排、教育程序,完整、系统地接受义务教育。 学校教育、家长、学生、教师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校外培训机构绑架,校外培训大有再造一个国民教育体系的趋势。 校外培训的大量出现,在治理过程反复变身存活,已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将学生和家长置于两难面前:是选择快速“提分”以应对短期、功利需求,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还是选择依据规范和规律,循序渐进获得健全成长。 现实中,大多数家长不能理性选择,焦虑情绪产生不断蔓延,带着孩子涌入培训机构加入“提分”竞标赛。培训机构又利用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攀比心理营销,推高家长和学生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和依赖,使得不少孩子失去童年、失去自主、失去生成志向的最佳时机,背上超重负担,损害身体健康,形成被动型人格。这或许能在“提分”竞标赛中实现短期功利性愿望,却可能影响到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长远幸福,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发展、民族前途。 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不良趋势,任何一位有责任感的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必须让越来越多的教育当事人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大范围过度培训直接影响到教育考试评价结果的真实性,阻碍了教育实质公平;违背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不利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人的健康成长;挤压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内容和价值取向,难以实施完整的教育,与“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相背离。 立德树人,是“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确保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全和正常运行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基础。 治理寄生在现有教育体制机制和考试招生制度上的培训机构顽疾,需要防止它们在现行教育体制外的一条利益链上运行,自成体系;需要引导教育培训机构遵从教育方针,为学生多样性学习服务,成为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有效补充。只有整体形成良性教育生态,才能更有效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 |
新闻投稿联系 QQ:48304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