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联系:QQ:1979263030
华夏传媒网
今天:

赓续百年红色文化,代表呼吁立法保护

时间:2021-03-06 11:24 来源:文汇报  ■  佚名 点击:

赓续百年红色文化,代表呼吁立法保护

  位于南昌路100弄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本报记者 袁婧 摄

  ■本报记者 王嘉旖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资源”成为代表、委员聚焦的热点之一。

  前不久,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初次审议《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地方立法的探索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方案。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在此基础上呼吁:加快制定全国性法律规范,使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形成合力,保护利用传承好红色资源。

  建立保护名录制度,科学认定分类管理

  截至目前,上海已梳理出首批612处红色资源,主要包括重要遗址、旧址、纪念设施,将于今年“七一”前夕对外公布。

  “这批红色资源的梳理与即将建立的保护名录制度相关。”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办公室副主任朱杰告诉记者,建立名录制度是为了更好保护和管理。实地走访中,他发现红色资源分布广泛、层级分明,但日常管理各成体系,分散在宣传、文化旅游、房管、退役军人事务等多个职能部门。建立名录制度,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整合。

  还有另一个全新探索——建立市、区两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联席会议机制。朱杰表示,这一机制的创设,主要是为了打破条线、部门之间的壁垒,让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能在更高层级统筹协调。

  全国人大代表杲云在拟提交的相关议案中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表示,红色资源保护应当充分体现分类理念。在保护方式上,杲云尤其强调“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保护相结合”。形成于特定年代的红色文化资源,拥有特定历史场景和风貌,应尽力保持完整性和真实性。现实中,不少红色资源分布于旧式里弄间,毗邻烟火气十足的居民区。如何平衡好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居民日常生活,这也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对历史最好的敬意和传承,就是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更将暖意播撒在人民心间。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所在的上海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全新打造的“初心会客厅”紧挨着旧址。红色文化就这样嵌入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更成为其共商共议、解决难题的重要平台。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激励保障小场馆运营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近20平方公里辖区范围内,密布着146处红色革命旧址遗址及设施,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但不少场馆面临着“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困境。

  “不少红色文化遗址亟需修缮、重建。”全国人大代表刘艳建议,希望通过立法明确设立保护专项资金,丰富资金来源,形成社会参与和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讲解员队伍“进得来、留不住”,这也是不少红色场馆面临的一个问题。实践过程中,部分红色场馆委托第三方公司招聘讲解员,在专业培训、职业发展空间上都存在瓶颈难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陈靖建议,应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方式、健全激励机制,并逐步提高红色场馆员工的薪资标准,鼓励场馆运用薪酬杠杆招聘高素质人才。

  地方立法在制度设计时也已充分考虑这一点。正在公开征询意见中的《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草案)》提及了经费与人员保障。代表们也期待,地方实践能上升至顶层设计,通过引入更多社会主体参与,让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从单一“输血”到“供血”“造血”,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

  跨越时间空间,形成更丰富完整的历史图景

  “在保护好这些红色资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更多人了解、知晓。”朱杰在调研中发现,近些年不少场馆更迭展陈内容和形式,吸引了不少参观者,但相比其庞大馆藏,展出内容还仅是其中一部分。如何盘活、用好这些红色馆藏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条例(草案)》提及,上海将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未来小场馆将不再受制于有限的空间,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将好的藏品充分展示。”

  长三角地区还有望“试水”红色文化资源联动共享机制,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为跨地区流动互通提供实践范例。近日,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一场名为“建党百年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这场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档案局与档案馆共同组织的跨区域活动,展出了近500件革命历史档案文献。其中,半数以上为首次亮相上海。

  更生动的红色文化传承方式还体现在一条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中。杲云建议,要鼓励各地区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教育培训、扶贫开发、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等相结合,培育和推广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线路和产品。交通枢纽及行业窗口、办公楼宇等公共空间,也将有望被打造成为一个个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新空间、新场域。

 

   免责声明:华夏传媒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夏传媒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 华夏传媒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华夏传媒网客服热线:QQ1979263030
责任编辑:华夏传媒网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评论仅代表网友看法!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新闻投稿联系    QQ:48304305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商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