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伐战争结束到“七七事变”爆发近10年时间内,国民党军队进行过若干次整编,每次整编后各部队均采用不同的编制。据统计,在这期间,国民政府竟曾先后颁布了9种陆军师编制,但一次也没真正成功过,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个事情太敏感,落实起来难度也太大,要去触动各个地方实力派的命根子——军队。 国民党军是一个庞杂的军事集团。在其初创时期虽然强调了要以“党军”为核心,但其主要部队大多是从军阀部队演变过来的,政治基础都非常差。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大致形成了9个大的派系和集团,分别是: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军系,以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系(亦称国民军系),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绥军系,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桂系,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系,以李济深为首的粤系和西南地区的川军、滇系、黔系等。其他还有依附于中央军、西北军、晋绥军、桂系军等大派系中的小派系,如湘军、赣军、鄂军、闽军、青马回军、宁马回军等等,可谓系中有系,派中有派,不胜枚举。至1928年底,蒋介石的中央军系统(含嫡系、半嫡系和旁系部队)扩大到55万人,西北军、晋军和桂系部队也分别扩大到50万、28万和30万人,再加上其他各派系军队,当时全国正规军至少有250万人。
除了中央军之外还存在如此众多的军队,在消耗巨大国家财力的同时,更成为蒋介石的心头大患,于是整编军队就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既可以削弱其他军阀的实力,又可以精锐自己的嫡系部队,所以国民党军的整编工作早在北伐胜利后即展开了。1928年8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通过了《整理军事案》,1929年1月召开过全国编遣会议后即开始着手实施。但是,整编各路诸侯的部队,简直比挖各个军阀的祖坟还令他们恼火,其结果就是直接引发了蒋介石与桂系、冯玉祥、阎锡山等地方实力派之间的中原大战,这场规模空前的军阀大战因东北军入关支持蒋方而使得中央军获胜。 中原大战后,蒋介石以胜利者姿态重启军队整编计划,他令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组织陆军整理会议,由何应钦为主席着手调查全国军队的兵额、枪械、马匹,改编各新编之师旅。整理会议随即改订《陆军暂行编制表》,令各部队按照施行。这个“十九年编制”得到了较大范围贯彻,成为民国期间国民党军队的第一个正式编制。在此之后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为止,在8年半的时间里,国民政府多次计划整军,又先后颁布了7种陆军师编制,分别是:“民国二十一年整理师”“民国二十二年剿匪师”“民国二十四年教导师”“民国二十四年调整师”“民国二十五年调整师”“民国二十六年调整师”“民国二十六年整理师”。加之1929年推出的、相当于夭折的“民国十八年陆军师”,国民党军的这9次整编基本都是过程曲折延宕,进展踯躅,而以上9种陆军师编制,都贯彻得不彻底。以至于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时,中国规模庞大的陆军序列中居然出现了8种陆军师编制并存的奇观。究其缘由,国内战乱频仍自是主因,国民政府只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诸多地方派系军队各行其事,军令、政令无法畅通,军队整编自然难以如期如愿进行。
当时中国的旧军队数量之多、质量之差、编制之混乱,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多年来战乱频仍,中央无整军之暇,各人存自满之心。国民党军除了上文所述派系林立、山头众多,矛盾交错、各怀异志以外,仅从编制而言,各师有编三四个团的,也有由五六个团组成的,甚至最多还有一个师下辖9个团的。这样的军队,不仅战斗实力各有不同,指挥运用起来当然也是困难诸多。再看训练教育,各地方军队多各自为政,不相统一,而且大多没有什么主义思想。而此时,蒋介石凭借手中羽翼日益丰满的中央军数年间东征西讨,基本打服了各派新老军阀,此时再提出整编部队问题,各路地方实力派虽然心里明白他这是在削除异己,但也不太敢明目张胆地公开反对。 国民政府的整军计划得到了德国的大力支持。1928年北伐胜利后,德国顾问团一直以不同形式存在于蒋介石身边,德国人多次向蒋介石提出了改革中国军队中枢指挥体系、改革军官培养制度、提供军事装备、帮助中国建立军事工业、推动中国装甲兵发展,以及对中国陆军步兵师进行现代化整编、改造等意见建议、措施方案。1935年1月24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南京召开全国军事整理会议,军长以上将领及国民政府各院部长参会。再一次拉开大规模正式整军裁军序幕,并在武昌成立陆军整理处,陈诚被任命为处长,负责整军裁军事宜。 对于此次整军裁军,陈诚确实筹划较早,思考多多,他的整军裁军方案计划在3~4年里参照德国常备军模式调整60个师,作为国防军的基干,于1938年度完成。凡未编练各师,均先照整理师编制,改4团制,有余或不足者互相裁补,这里的整理师性质应与当时各国预备师大同小异。这60个师又依照国防需要和财政状况分期整理编练,1935年先编练6~10个师,1936年再编练16~20个师,1937年编练20~30个师,1938年底前将其余部队编完,同时加强特种兵建设(包括炮兵、骑兵、工兵、化学兵、通讯兵、交通兵以及机械化部队等)。
但由于陈济棠和李宗仁于1936年6月联合发起“两广事变”,导致国民政府不得不调兵南下平变.“两广事变”平息后,张学良、杨虎城又在12月联合发起“西安事变”,国民党军部队又都纷纷北调。这么一来,1936年度的调整计划被迫全部中止,甚至连陆军整理处也被裁撤。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整军裁军计划不得不戛然而止。国民政府原本计划调整的60个师,只有20个完成了调整,10个调整到一半,10个刚开始就夭折,后两批则再无调整可能。时至今日有少数人认为:若全面抗战推迟到1939年爆发,德国顾问团帮助制订的国军整编计划就可顺利完成,国民党军似乎将具备与侵华日军全面抗衡的实力,届时正面战场上将不至于出现一败再败、一溃千里的惨状,抗战历史将有可能改写云云。 虽然,历史没有假若。但是,如果真的编成了这60个师,抗战会出现另一种场面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其一,军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国家安全的柱石,军队的统一是国家稳定的基石,本不该有亲疏之分和嫡系与非嫡系之别。但国民党军是由中国各军阀部队整合而来的一支军队,派系斗争和内部矛盾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未曾停息。如粤军首脑李济深就曾如此评价蒋介石的所谓整军:“蒋介石裁兵若是天下为公,没有一个人反对的;若是天下为私,一定有人反对。把别人全部消灭,留着自己的军队,这种不公平的做法,万万要不得。”而国民政府历次整军的事实也证明:不论整理也好,整编也罢,并不是为了大量裁撤军队、削减军费、减轻人民负担,其真正目的只是为了强化中央军嫡系部队,扫平各路诸侯。否则,为何蒋介石搞了那么多次编遣、整编、整军,中央军嫡系部队却越整越多,数量也越来越大。所以,即使全面抗战没有在1937年爆发,也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因素出现阻碍整军计划的全面落实。 其二,整军方案在实际操作上存在着致命的短板,国民政府的钱袋子根本无力支持这个庞大的计划。由于旧中国兵工业极端落后,火炮等重武器大多依赖进口,按照1936年计算,外购1个师属炮兵营需150万元法币,而整军方案的60个师至少要编配120个炮兵营,仅购建这些炮兵营就需花费法币1.8亿法币。此外,无论是山炮还是野炮,当时都需要大量的骡马驮载或挽曳才能机动。按平均每师3000匹马计算,完成整军计划至少需购置16万匹军马,这还没考虑马匹的日常损耗和汰换问题。按当时的市场价,最便宜的马每匹售价也在60元以上,考虑到军马的选用标准高于民马,仅购置这16万匹军马,至少就需1000万元法币以上的资金。也就是说,仅仅配齐整军计划规定的师属炮兵和马匹,就至少要一次投入法币1.9亿以上。这还仅仅是初始购置费用,并没有考虑日常维持费用。如果再加购置、更新其他武器装备,其花费则更为巨大。而当时国民政府的财力如何呢?1935年,国民政府的军费预算仅为2.9亿法币。整军为纸上谈兵,以当时国家的物力财力,绝对无法支撑完成蒋介石的整军大业。
其三,合理制订军队的编制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的意义在于整合各部队、分队的战斗力,捏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使之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同样的编制,在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不同的对手面前,发挥出的实际效能可能相距甚远,这就要求统帅部在制订部队编制时,不但要有针对性地考虑到潜在对手的情况,而且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量身定制”。在德国顾问团帮助下制订的大规模整军计划,完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纯属“镜中花、水中月”,幻想仅凭编练60个师就能取得对日作战完全主动地位,不仅没有考虑到中日两国综合国力的客观差距,也没有立足于战争长期化,更不懂得发动全民抗战,故而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
新闻投稿联系 QQ:48304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