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联系:QQ:1979263030
华夏传媒网
今天: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元 降息预期升温

时间:2022-03-12 10:59 来源:证券时报  ■  佚名 点击:

 3月11日,央行发布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同比少增5948亿。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至9.2%。普遍低于市场预期。

  市场人士预计,由于社融、新增信贷数据不及预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市场对人民银行进一步降准、降息预期有所升温。目前国内需求复苏偏弱,经济面临的压力仍较大,人民银行适度动用利率工具与存款准备金工具的可能性上升。

  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

  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月新增贷款环比季节性回落,总量表现不及预期,表明近期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尚未充分传达至贷款端。受春节假期影响,2月贷款环比少增符合季节性规律,同比少增一方面与去年同期基数偏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1月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取得“开门红”后,项目储备消耗较大,导致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后劲不足。

  中信证券(20.9000.241.16%)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称,2月新增信贷数据表现较弱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季节性原因,2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二是在疫情影响下,居民信贷需求仍然较弱;三是目前房地产行业仍处在筑底过程中,体现为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有所不足。

  从结构来看,企业贷款方面,票据和短贷冲量现象突出,这与春节后票据利率大幅走低反映出的票据市场供需状态相一致。2月居民贷款延续同比少增。其中,近期国内疫情多地散发,春节期间防控收紧,对居民消费形成制约,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成交仍较为低迷,高频数据显示2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跌27%。

  “2月居民贷款数据显示,接下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发力点要进一步向提振居民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方向倾斜。”王青表示。

  2月份新增社融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315亿元。主要由于表内信贷和表外融资新增规模较少。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新增9084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329亿元,表外融资同比多减4656亿元。

  光大证券(12.6600.494.03%)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则表示,不建议过度关注单月的信贷数据。多种因素会在客观上造成“一个月多,一个月少”的波动。历史上看,单月数据经常上上下下,但其中很多是因为季节性等因素导致的正常现象。比如,每年春节月份的金融数据均容易受到春节效应的影响,且历年春节日期还是不同的,这便形成了单月数据在增量和增速上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并不对应于金融支持实体力度的改变。

  降息预期升温

  2月末M2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0.9个百分点,下降方向符合预期,但降幅偏大。民生银行(3.7700.010.27%)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去年2月M2增长基数较高,对本月M2增长形成向下压力;二是财政支出力度偏小,2月财政存款新增6002亿元,同比多增了1.4万亿元,形成货币回笼效应;三是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力度弱于去年同期和预期,导致信贷派生能力减弱。

  有市场人士认为,2月金融数据弱于市场预期,结构不够理想,反映出实体经济需求偏弱,使得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更显必要和迫切,加之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影响,人民银行继续降准降息的可能性有所增大。

  温彬表示,结合2月的金融数据看,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较为明显,经济有不小的下行压力。未来,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大宗商品涨价、全球通胀升温、主要经济体宽松政策退出、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等,使全球经济发展前景蒙受更大不确定性。要实现5.5%的增长目标,也需要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财政政策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支出力度,尽快发挥稳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持作用。货币政策要发挥好总量政策和结构性的双重功能,找准时机,降准、降息仍有必要、有空间,加大力度提振需求,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光大银行(3.2800.020.61%)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由于社融、新增信贷数据不及预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市场对人民银行进一步降准、降息预期有所升温。目前国内需求复苏偏弱,经济面临的压力仍较大,人民银行适度动用利率工具与存款准备金工具的可能性上升。

 

   免责声明:华夏传媒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夏传媒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 华夏传媒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华夏传媒网客服热线:QQ1979263030
责任编辑:华夏传媒网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评论仅代表网友看法!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新闻投稿联系    QQ:48304305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商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