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联系:QQ:1979263030
华夏传媒网
今天:

武汉千亿芯片烂尾项目新进展:更名后被注销 被质疑“金蝉脱壳”

时间:2021-08-07 11:11 来源:AI财经社  ■  佚名 点击:

更名后被注销

千亿烂尾芯片工厂武汉弘芯的故事最近又有了新剧情——更名后被注销。

很多人对武汉弘芯这个名字不陌生。这是一家计划投资1280亿元的芯片制造厂,在2017年建设之初,武汉弘芯放出豪言:要先攻克14nm,紧接着就要拿下7nm,还要达到月产能3万片。在全球只有台积电和三星实现了这一目标,连中芯国际都尚在攻克14nm以下的先进工艺过程中,武汉弘芯直接把自己定位在了芯片制造全球第三的位置。

2019年,公司邀请到台积电前共同COO(首席运营官)蒋尚义担任CEO,并举办了一场高调的仪式,迎娶ASML光刻机,在业内名声大噪。

虽然有大咖蒋尚义坐镇,一些行内人士却认为这个项目并不靠谱。理由很简单:没有明确的专利技术来源,大股东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在行业里鲜有人听说。果不其然,泡沫很快就出现破裂。

据AI财经社了解,因为没钱,从2019年10月建设现场就已停工,二期工程可以说根本就不存在。2020年,武汉弘芯甚至把刚接回家没多久的ASML光刻机抵押给了武汉农商银行,换来了5.8亿元资金,还抵押了土地,但仍然无法填补漏洞。

2020年7月,武汉市东西湖区政府发公告自曝,建设近3年的武汉弘芯,因资金链断裂,存在烂尾风险,才让公众注意到这个巨大的“僵尸工厂”。

2020年11月被武汉市东西湖区政府全资接管后,武汉弘芯更换原高管层,遣散了所有员工,并于今年5月11日由“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更名为“武汉新工现代制造有限公司”。

由于工商登记信息里的经营范围仍然为半导体制造,外界认为武汉弘芯有可能在当地政府力量介入下起死回生。但天眼查App显示,6月29日,新公司“武汉新工现代制造公司”因股东会决议解散,已依法注销营业执照,丧失法人资格。

这波操作为了什么?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对AI财经社分析,像武汉弘芯这种先更名再注销的情况并不常见,背后一个可能的动机就是对债权人申报债务形成一些障碍。

公司注销之前,必经的一个程序就是进行财产清算。《公司法》规定,成立清算组10日内公司需要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之内在报纸上发公告。这期间,债权人可以向清算组申报债权。最后,清算组拿着经过股东决议确认过的清算报告,才能到工商局申请注销。

“公司使用新名称之后,一些债权人未必会意识到这是原来的弘芯,从而忘记申报,这样公司股东就可以分到一些额外利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想要赖账的行为。如果直接以原公司的名义申请注销,可能申报人会比较多,影响也比较大。”王智斌说。

虽然法律上已经注销,但武汉弘芯并未偿还完所有的欠债。一位供应商对AI财经社说,目前武汉弘芯只偿还了他1000多万元,还有2000多万元欠款没有着落。

2020年8月27日,斥资1280亿的武汉半导体项目因资金问题厂区荒草丛生 图/视觉中国

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律师表示,这种行为不能直接定义为违规。公司注销后,债权人可以向股东进行追偿,一般法定的诉讼时效是3年。过往有很多的成功案例。

清算过程中,此前遗留的债务是如何偿还的?是否所有的债权人都已经完成申报?AI财经社致电武汉新工现代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涛和总经理李想斌,两人均未对此作出回应。

因为资金链断裂,此前武汉弘芯已经拖欠了多家供应商的欠款。2019年,武汉弘芯因涉及拖欠4100万元的工程款,被项目分包商武汉环宇告上法庭。之后又卷入了几起官司里。

从2019年开始,公司不断地把土地、光刻机这些实体资产进行抵押,目前尚不清楚武汉弘芯还剩多少资产可以处置。天眼查App显示,2020年9月,盛品精密气体(上海)有限公司和弘芯的诉讼中,弘芯账户内的余额被查封。判决结果显示,彼时弘芯的账户中只剩下1530万元左右。

《武汉市2020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中披露,截至2019年底,弘芯已累计完成投资153亿元,预计2020年投资额为87亿元,但这153亿元到底花在了哪些地方,至今仍是个谜。

三大僵尸工厂无一被救活

2020年接手后,武汉东西湖政府一直想寻找企业接盘武汉弘芯。有媒体报道,当地政府曾派出一支游说团到上海等地四处寻求收购。据行业人士文方了解,武汉弘芯也有跟湖北当地的企业进行接触,但最终都没有达成协议,才注销了公司。

一大困难就是价格难以谈拢。武汉弘芯创建之初就是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明星项目,自2018年起连续两年被列为湖北省重大专项,当地重金投入,但接盘方对价格肯定会大打折扣。

“比如政府投资1亿元建的房子,卖出去就5000万元,亏损的5000万元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没人愿意担责。不如把厂子放在那,至少在账面上是没有损失的。”文方表示。

另一大困难在于每个芯片工厂就像自家精修房一样,有设计建设标准,如果厂房的楼层太高、地板承重能力不够,都可能导致某些半导体设备搬不进去。而且,还要根据将投产的芯片产品进行高度定制化,而改造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即使现在中芯国际、华虹这些晶圆厂在各地建厂扩产,也不可能接手像弘芯这样的烂尾工厂。

成都格芯工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武汉弘芯之前,这个已投入12亿美元、在2020年夏天停工的芯片工厂,被视为国内最大的半导体烂尾项目。据了解,停摆期间,成都政府曾和富士康、在成都有封测厂的英特尔等接触过,但都未谈拢。媒体报道,主要因为成都格芯的工厂设计上有瑕疵。

文方表示,这种芯片厂房被盘活的例子在国内很少见,其中被幸运翻盘的一个案例是苏州能讯半导体公司。2009年,一家美国化合物半导体公司在苏州昆山区建了厂房,房子盖好后遇上金融危机,这家公司撤出后,苏州能讯半导体公司随后接手了工厂。“但这种好的合作伙伴可遇不可求。”

和武汉弘芯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济南泉芯近日也被曝出陷入了烂尾。武汉弘芯成立之初,主要是由一个名叫曹山的人负责招兵买马,2018年底曹山却突然从武汉隐退,转战山东启动了另一个12英寸代工项目——济南泉芯。有媒体报道,从2021年4月,泉芯已经发不出员工的薪资。

图/视觉中国

国内另一个烂尾工厂德淮半导体则迎来了命运终曲,进入了破产清算环节。今年7月,德淮半导体的整体资产被摆上拍卖网站,项目起拍价16.66亿元。包括18项建筑、62套设备、17.13万平方米的工业用地等。据《淮安市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截至2019年底,德淮项目实际投资46亿元。如果最终能够拍卖成功,将能够弥补当地政府的一部分损失。

总体来看,这些半路夭折的芯片工厂均诞生于过去几年各地政府的造芯热潮中。通常的套路是一个团队“画大饼”请地方政府入瓮,烧完钱后遣散员工全身而退,留下当地政府来收拾一地的烂摊子。武汉弘芯烂尾事件被广泛报道后,国家发改委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孟玮针对“芯片项目烂尾”乱象表示,对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重大风险的,予以通报问责。

文方表示,在当地政府风险意识提高的情况下,除了中芯国际和华虹这些老牌晶圆厂,今年没有再看到新的芯片厂冒出来。这样来看,弘芯这个血的教训的确起到了警示作用。

 

   免责声明:华夏传媒网本栏目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夏传媒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 华夏传媒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华夏传媒网客服热线:QQ1979263030
责任编辑:华夏传媒网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评论仅代表网友看法!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新闻投稿联系    QQ:48304305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商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