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1日,罗大佑获得金曲奖特别贡献奖。/视觉中国 2021年8月21日,第32届金曲奖在台北举行,罗大佑获特别贡献奖。这个稍显年代感的名字,再一次唤起了我们的音乐记忆。 1982年,罗大佑推出首张专辑《之乎者也》,专辑里的第一首歌就是《鹿港小镇》。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歌曲一经发布便引起轰动,由于与当时的政策相悖,一度成为禁曲。 几十年后,漂泊在北上广的年轻人重听此歌时,依然能感同身受。 其实鹿港并不是罗大佑的家,罗大佑出生于台北,创作《鹿港小镇》时甚至没去过鹿港。 但若要写乡愁,恐怕再难找到一个比鹿港更好的地方。 《鹿港小镇》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罗大佑与一位鹿港青年的聊天。据说,这个小伙子偷了家里的2万块钱,从鹿港来到台北打拼。结果钱挥霍掉了,自己却没混出个名堂,因此不敢回到老家。/图虫创意 鹿港镇位于有“台湾米仓”之称的彰化县境内,曾是著名的港口城市。台湾谚语“一府、二鹿、三艋舺”,便是指岛上最盛大的三个港市:府城(今台南市内)、鹿港和艋舺(今台北市内)。 清朝时,鹿港作为官方指定港口,与对岸的泉州频繁通航,商贸往来好不热闹,以至于鹿港的口音至今保留着浓厚的泉州味儿。
鹿港和泉州历史上频繁通航。/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就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庶的小城,在城市化的冲击下日渐没落。小小的鹿港再容不下年轻人的雄心壮志,他们离开家乡、北上寻梦,却成了大都市里的一叶叶浮萍。 “神住”的小镇 歌里多次唱到的妈祖庙,是整个鹿港最重要的地方——天后宫。 即使在全台湾的妈祖庙里,鹿港天后宫都是非同寻常的存在。
春节期间,鹿港天后宫格外热闹。/鹿港天后宫 在台湾的妈祖信仰里,只有从福建湄洲岛的妈祖祖庙里“请”来的妈祖,才称得上“开基妈祖”,从湄洲祖庙分得香火的天后庙才能叫“开基天后庙”。 鹿港天后宫里供奉的妈祖,就是清初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将军从湄洲请来的。湄洲祖庙共有6尊开基妈祖神像,分别被请到各处供奉,但保存下来的只有如今鹿港天后宫里的这一尊,已有近400年历史。
鹿港天后宫的开基妈祖。/鹿港天后宫 由于这尊绝无仅有的妈祖像太过宝贵。据说前来参拜的香客络绎不绝,神像的脸都被香火熏成了黑色。 鹿港的天后宫还将香火分给了台湾各地的70多座妈祖庙,遇到特殊日子,这70多座妈祖庙的妈祖像会从四面八方前来鹿港上香。
2006年到2008年鹿港天后宫妈祖连续三年赴福建湄洲祖庙谒祖进香。/鹿港天后宫 鹿港小镇不仅住着妈祖,“佛的住宅”也不一般。 鹿港龙山寺拥有精美的雕刻和保存完整的历史建筑,成为游客的必去之处。
龙山寺的龙柱雕刻线条流畅,极具艺术感。/图虫创意 这也是台湾最古老的佛寺,始建于1653年,后来搬迁到现在的位置。目前龙山寺的格局是1831年修建的,后来又经历代名师扩建完善,成为台湾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建筑物。 游龙飞鹤的门柱、鲤鱼跃龙门的雕窗,造型生动,笔触细腻;复杂华丽的藻井、设计精巧的戏台、不怒自威的门神彩绘……让建筑师和艺术爱好者目不暇接。
鹿港龙山寺戏台顶的八卦穹窿式藻井。/视觉中国
鹿港龙山寺栋架大通上的木刻狮座。/视觉中国 小镇失落,文艺复兴 古老的信仰挽留不住年轻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经济高速发展,与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并称为“亚洲四小龙”。时代浪潮下,小镇青年纷纷投身城市化建设,走进了霓虹遍地的大都市。 失去了年轻人,曾经热闹的鹿港老街显得有些冷清。
鹿港老街景象。/图虫创意 就在清代,鹿港老街还是整个台中的码头和商业中心,往来船只不断,运送着稀奇的货物并带来新鲜的资讯。 工业化的火车轰隆隆开过,轨道却没有选择这座小城,曾经的港口城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 走在老街上,还能寻找到些许旧时光的踪迹:道路由古朴的红砖铺就,随处可见老宅的门楣,一些店铺还保留着传统的格局。
鹿港老街的住宅。/图虫创意 曾经舟帆云集、人声鼎沸的贸易区和居民区,现在成了外地人比当地人还多的旅游胜地。 虽然商业气息日渐浓厚,但络绎不绝的游客也给鹿港老街带来了更多可能。
许多游客都是因为罗大佑的一曲《鹿港小镇》来到这里。/图虫创意 一个全新的社区正破土而出。 2009年,一批艺术家进驻鹿港桂花巷,将日占时期闲置荒废的日式宿舍群打造成工作坊、画廊和表演场地,桂花巷艺术村应运而生。
桂花巷的涂鸦。/图虫创意 艺术家需要申请才能驻村,通常半年到一年为一期,最长连续两期。如果两期后还想留在艺术村,可相隔一届之后再来申请。 这个文创区不仅留下了一批文艺青年,也带来了远方的旅行者,让当地居民接触到更多年轻的血液。
如今的鹿港,总有年轻人选择离开,也总有年轻人正在到来。 鹿港,或许注定是个不简单的小镇。 |
新闻投稿联系 QQ:48304305 |